• <wbr id="d259a"><table id="d259a"></table></wbr>
  • <i id="d259a"><bdo id="d259a"></bdo></i>
  • 導航切換

    聯系電話:
    0898-66785667

    二維碼

    當前位置:首頁>>新聞動態>>行業要聞

    甘肅:人才活水解渴深貧區

    日期:2021-04-16 21:44:55

    圖片

    曾經,這樣一種情形讓甘肅人頗為擔憂: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,自然環境條件較差,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、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創業人才緊缺,成為制約甘肅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。


    如今,這樣一組數據讓甘肅人深感欣慰:通過“雙定向”職稱評審,2018年—2020年,全省35376人獲得高級職稱,為留住、用好本土人才提供了強力支撐,助力貧困地區鼓足發展內動力,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。


    這個飛躍式巨變是一系列改革紅利釋放的結果。

    圖片


    圖片


    架橋鋪路,盤活貧困地區人才資源


    巍巍烏鞘嶺,高聳入云,抬眼盡是蒼翠。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耀有點恍惚:三年前,這里很難招到一個大學生,就在去年,光是農技中心一下子就招來5名本科以上人才,還有人放棄了蘭州的工作機會,選擇留在這個偏遠藏鄉。


    “說到底是事業發展有了更廣闊的平臺,年輕人愿意扎根基層搏一番天地。”王耀說。過去,由于職稱數量限制,縣農技中心三四年才能有一個高級職稱名額,農技員的工作積極性很受打擊。“雙定向”職稱評審改革實施以來,中心三年內評上了5個副高,農技員從事科技研發的積極性也不斷高漲,近兩年摘得兩項省級科技進步獎。


    人才聚,事業興。變化的背后是甘肅省人社廳出臺的一系列職稱制度改革政策。為了讓基層人才發展有空間、晉升有通道、作出貢獻有成就感獲得感,2018年以來,在人社部出臺的職稱“定向評價、定向使用”政策引領下,甘肅省出臺《關于全省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分組單獨評審的指導意見》,對艱苦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、衛生、農業系列和林業工程專業實行單獨評審,通過“放權、松綁、傾斜、優惠”等一系列組合拳多點發力,壓茬推進。


    “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為基層人才成長架橋鋪路、另辟蹊徑。”甘肅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。甘肅職稱新政明確指出,單獨設置定向使用的專業技術崗位,不占總的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,有效解決基層人才職數少、層級低、晉升難問題;在晉升通道上,人才可選擇“全省有效”和“全省縣以下基層有效”雙通道晉升職稱,把基層人才、民族地區人才、艱苦單位人才“作出貢獻”與省市屬其它單位人才“作出貢獻”區別對待,對論文和外語、計算機能力考試不做要求。


    打破同場競技規則,基層人才參加屬于自己主場的職稱評審,更容易取得職稱。經過2018、2019年評審,分別有7813人、8204人獲全省縣以下基層有效高級職稱。


    職稱專屬“快車道”開通,大批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迎來了職業生涯的“春天”,有了奔頭更有了干勁,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被充分激發。


    “以前,基層老師評上中級職稱就很難再晉升,有些老師因此失去了斗志,還有些老師轉任后勤崗位。職稱新政紅利釋放后,很多教師重返一線教學崗位,積極參加公開課、優質課評比。”金塔縣中學教師吳福斌連續20年擔任班主任,曾獲得“全國優秀教師”“全市領軍人才”等多項榮譽,可因職數限制,一直被堵在正高級職稱的門外。去年底,他終于沖破了職業生涯的“天花板”,憑借過硬的教學成果和基層任職年限,評上了正高級教師職稱。


    “盤活貧困地區人才資源,職稱評價改革堪稱一劑良藥,不僅能給艱苦一線的專技人員帶來更高的社會地位和聲譽,更能從待遇上提高他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”甘肅省天水市人社局副局長劉宇說。天水市要求對參評人員實行評職稱、定崗位、兌現工資一條龍配套服務,2019年,全市1900多人評上副高以上職稱,月工資平均漲了800元左右,讓基層人才實現名利雙收。


    業績導向,引導人才在脫貧一線投桃報李


    “當前,困擾隴原人民的絕對貧困問題已經得到解決,但是穩脫貧、防返貧的任務依然很重,突出在基層一線的業績貢獻,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才愿意到貧困地區干事創業。”甘肅省人社廳職稱處處長向東解釋道。


   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,甘肅省人才“短板”一直存在,不僅體現在數量上短缺,更在于專業上的薄弱。近年來,甘肅省堅持“小切口大突破”的原則,打通人才向基層流動的“堵點”,專門出臺了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,因地制宜為基層培養輸送了一批緊缺的專業人才。但如何留住用好人才,還要發揮好職稱評價的指揮棒、風向標作用。


    在評價導向上,甘肅職稱新政增加了三個方面的評價權重:愛崗敬業、實際工作業績、基層工作任職年限,對扎根基層時間長、任職時間長、貢獻大的人才明確了傾斜政策和評價方式;明確博士畢業在鄉村工作的可直接聘任副高級職稱等“破格”條件;規定在貧困一線服務達到一定的年限后,可適當放寬申報學歷、任職年限等限制,引導人才向脫貧一線匯聚。


    這樣的評價導向也讓基層人才大呼“受益”。“這次新政策根據基層工作實際做了調整,重點突出貢獻業績,這給我們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吃了‘定心丸’。”敦煌市黃渠鎮衛生院副主任醫師任德明在基層衛生院工作了近30年,對她來說,一個鄉鎮衛生院的醫生能評上正高級職稱,是過去不敢想的事。


    明確脫貧一線業績可作為申報條件,也大大激發了年輕人到貧困地區建功立業的積極性,在眾多基層單位中,扶貧任務成了年輕人爭搶的“香餑餑”。天祝縣農技中心兩名年輕的技術員,主動申請到打柴溝鎮貧困村駐村扶貧,將蔬菜育種技術應用到特色農產品高原夏菜上,經過他們的手,蔬菜連年豐收,銷量節節攀升。年輕的農技員成為貧困村群眾交口稱贊的“知心人”。


    近三年來,甘肅通過深化縣以下基層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職稱制度改革,農業技術人才達到2.34萬人,其中,獲得高級職稱的有3994人,占比達到17%。一批適合貧困地區需求、留得住的專業人才成為服務貧困地區的有生力量。


    謀劃長遠,賦予基層更多話語權


    評出的人才是否符合基層工作需要?甘肅在“雙定向”職稱改革中突出誰用誰評,評審權進一步向基層一線下沉。


    “我們為14個市州開設職稱評聘‘自留地’,讓市州自己評、自己聘,使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更大、晉升機會更多。”甘肅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。甘肅給14個市州下放了中小學教師、衛生、農業和工程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權,由地方按管理權限組建各系列職稱定向評審委員會,負責職稱評審、復核和證書發放,允許相鄰市州探索組建聯合評委會開展評審工作。


    “賦予基層和用人單位更多評價自主權,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學、更能體現行業人才職業特點的評價機制,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政策導向,從而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。”武威第六中學副校長董彥文告訴記者。隨著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到市教育局,武威第六中學14名優秀教師取得了高級職稱,這些教師大多教學成績突出,獲得學生公認,不少人還獲得過全省“優秀班主任”等榮譽稱號。


    “放得下”還要“接得住、管得好、服務優”。各地在承接職稱評審上也不斷加大“放管服”改革力度,提高職稱評審的科學性和針對性。酒泉市對取得重要技術突破、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,開辟職稱評審“綠色通道”。天水市建立崗位管理、職稱評審、工資福利、繼續教育等相關業務“一條龍”服務。武威市實行基層高級職稱評審網上申報、網上評審,真正讓“數據多跑路,群眾少跑路”。


    烈火識真金,基層也是最好的練兵場。甘肅省委規定,省市屬單位人才職稱晉升“凡晉必下”,全省2020年及以后晉升高級職稱的人才都必須在縣以下基層服務一年以上,沒有對口基層單位的,可安排到甘南、臨夏州服務一年以上。


    干在基層,扎根基層,如今,成長的通道也暢通在基層。大批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直言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干勁和動力,愿繼續為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貢獻力量。


    “沒想到年齡這么大了,黨和國家還沒忘記我們,我一定會堅守三尺講臺,奉獻余熱。”在天水市的高級職稱評審現場,一位50多歲的鄉村教師在答辯結束后,向評審專家致以90°的鞠躬,感動了在座的所有人。


    “這項改革不僅是一次革舊鼎新,更是一項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釋放出的溫度必將轉化成貧困地區基層人才干事創業的強大動能。”酒泉市人社局局長宋誠語氣堅定。

    (來源:人社部官方微信公眾號


   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_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在线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

  • <wbr id="d259a"><table id="d259a"></table></wbr>
  • <i id="d259a"><bdo id="d259a"></bdo></i>
  •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| 在线播放美女口爆吞精 |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 | 一本精品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|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 |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|